用淡豆豉1两,加水适量直接煮,大火烧开后小火再煮5分钟,之后取汤给孩子随量饮用,治疗小儿便秘效果非常好。
用神曲、鸡内金共同煮水给孩子服用,可治疗小儿顽固便秘。
便秘看上去简单,可是治疗起来却十分复杂,只有找到便秘的根源,才能准确地找出对应之策,使之尽快痊愈并不再复发。
这是一个非常特殊的便秘病例。
那是个寒冷的冬天,与往年相比,气温格外低,稍不注意人便容易受寒。有一天,一个朋友跟我说,她的儿子已经便秘很多天了,每次大便时都会难受得大哭,每次都要用开塞露才行。那还只是个11个月大的小男孩,可怜的孩子。
我询问详细情况,她说孩子只是大便干燥,需要用开塞露帮助才能排便,其他并没有什么异常,饮食也与没生病时吃的一样。
便秘与人体各个脏腑经络相关,任何因素都有可能导致便秘。但任何疾病也都有它的根源,只要找到了根源,就能找到有效的治疗方法。
天寒地冻,虽然孩子没有感冒症状,但是却很有可能受凉。我问孩子的小便是否异常,是否太频繁。这位母亲说,是啊,他小便是比以前多很多,大约每15分钟就要有一次,她自己还觉得奇怪呢,以为是给孩子喝水太多的原因。
小便多而大便干,显然是人体的水分从小肠走得太多而进入大肠太少。中医理论认为,肺主通调水道,肺与大肠相表里。肺上游之水为什么多从小肠走而少从大肠走从而导致人便秘呢?这恐怕与大肠气郁有关。
“肾司二便”,大便干硬,小便太多,二便都出错,当责之于肾。当时恰是严寒时节,太阳寒水主气。太阳寒水对应于人体手太阳小肠经和足太阳膀胱经,而足太阳膀胱经络于肾,天气寒冷,寒气郁闭,恐怕肾气不能沿其表经足太阳膀胱经正常循行,转而向内里拥挤,郁于其所司的大肠,使肺的上游之水不能顺利下行分与大肠,于是就出现了小便多而大便硬的现象。这种情况下,宣通肾气应该是治疗这个孩子便秘的关键之点。
小小的孩子,药不可口,难以下咽。我便在脑海中挨个列出菜市场上的常见果蔬,后来终于注意到了豆豉。豆豉是大豆发酵而成的,发酵之品与细菌密切相关,而人体中细菌最多的地方正是大肠,故而豆豉之气可入大肠。豆子形状如肾,所以豆豉之气可入肾。古人常用豆豉来发汗解表,所以它必然与皮毛相关。因与大肠有关,也与皮毛有关,能开皮毛,还与肾相关,恰符合上述病机,所以必然能使肾气向体表宣通,解决大肠的气郁和肺之下游的压力,使上游之水顺利进入大肠。
豆豉是常用的做菜调料,气味清香,煮水之后不会难喝。菜市场上的豆豉往往加了盐,单独煮水的话容易太咸。药店有淡豆豉出售,同样有效。于是我让孩子的母亲到药店买淡豆豉1两,加水适量直接煮,大火烧开后,转小火再煮5分钟,之后盛豆豉汤给孩子随意喝就可以。
这个孩子很喜欢豆豉的味道,他喝了豆豉汤之后,当天小便就恢复了正常,但没有大便,到了第二天,大便也自动解出来了。第三天,孩子大便时排出蛋清样液体,他母亲给他服用了小儿止泻药思密达,孩子大便恢复正常。至此,这个孩子的便秘彻底痊愈。
曾经听一个朋友提起她的女儿,当时因为喂养不当而出现食积,便秘非常顽固,有人教了她一个方法:用神曲、鸡内金一起煮水给孩子服用。这个方法果然有奇效,只是她担心孩子长期服用会形成对药物的依赖。
其实,神曲也是发酵而成的,故入大肠;鸡内金,色金黄,质粗糙,正是阳明燥金的特性,故入胃。此方构思颇为巧妙,不知出于谁手。这两味简单的药物,在普通中药店都可以买到,正好能解决食积便秘的难题,所以在此向大家推荐。胃以通降为顺,胃气通降正常之后,由胃气通降不顺所导致的便秘自然就解除了。
所谓对药物的依赖,往往是没有找到病根所致。此方可以促使胃气通降,如果确实是因为食积而出现便秘,那么可以解除病因,并不会形成依赖。而且只要以后注意饮食,便秘也不容易再犯。但胃同样与人体的五脏六腑各经络密切相关,如果是因为人体其他部位出问题而造成胃的通降不顺,则是病根未除,用这个方法仅能治标,一般是用则排便,不用则便秘复发,形成所谓的依赖性。但从严格意义上说,其实也不能称作依赖。
治病必须寻根,这样才能真正治愈,也无需长期反复吃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