让孩子习惯正常生活的环境
“嘘---,别出声,宝宝睡着了”。
这是很多人本能的做法,宝宝睡着了,或者宝宝哭闹要睡觉了,家人就得全部轻言细语、放轻手脚、拉好窗帘、减弱灯光------
这样做,是真的疼爱宝宝吗?
从眼前来看,是;但从长远来看,绝对不是。
我从初中开始住校,初中、高中、本科、硕士博士,一路走来,在宿舍里住了若干年,也亲眼目睹了许多同学的痛苦---宿舍里有人打呼噜,睡不着;宿舍里有人晚睡,灯光始终亮着 ,睡不着;后面那栋楼深夜里还总是人声喧哗,睡不着;---睡不着,睡不着,心烦意乱,跟这吵架,跟那争执,日子过得痛苦无比。
我的大女儿出生的时候,我就非常的清楚:这样的时代,她终究要长大,要离开家,要走入群体中。在群体里,会始终有谁象我和龙之神一样,给她密切的关注,给她营造安静的睡眠空间吗?毫无疑问,这是不可能实现的幻想。既然如此,那么,就让她打小适应喧闹的生活吧,这样,将来无论在哪里,都没有那种因为环境不够安静而失眠的痛苦。
我对家人说,该干啥干啥,不用管她是否要睡觉或者是否睡着了。看电视的继续看电视,大声聊天的继续大声聊天,在厨房里锅碗瓢盆叮当响的继续叮当响。让她打小就生活在一个正常的环境里,没有谁会因为她睡觉而刻意的做什么。果然,在我的这个思想指导下,我大女儿除了生病的时候,其它时候睡眠好得很。每天中午,她睡两个小时,然后到了晚上,家里的人往往聚集在一起聊天说笑,她前一刻还笑的咯咯的,下一刻,突然就合上眼睛熟睡了,没半点转折的时间。一般她会在晚上的八点多睡着,一夜好眠,在早晨接近五点的时候醒来。
二女儿出生以后,我也如法炮制,一家人该干啥干啥,她的睡眠也向来好得很。
小孩子的适应能力,其实是超级惊人的。就在上个月,我去一个外甥家里。他是开幼儿园的,屋子里总是人来人往,喧哗不断。当时,他的儿子也在,大约八个月大。有一刻,他说他儿子要睡觉了,我说,“这么吵的环境,他睡得着吗?”,他说他儿子早就习惯了,家里开幼儿园,他在娘胎里就早已习惯了喧哗的环境,出生后不管环境多吵都能呼呼大睡。
所以,真没必要给孩子刻意营造睡眠的环境,让孩子打小适应正常的生活环境,在他(她)将来出去读书上学工作时候,会少很多困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