豇豆,清明前后种,阳历的5月大约就开花结豆,通常会持续到阳历的8月上旬。然后,又有一季秋豇豆,种植时间稍晚一些,在秋季来临时候开花结豆,持续整个秋天,到冬天来临时才结束。
豇豆是夏季、秋季的主菜之一。
豇豆开花之时,必然双花同开,然后,长出一对豇豆,且豇豆的形状,恰如往外倒水的水流扬下。
豇豆里面的豆仁,也如人的肾的形状。
所以,豇豆是补肾的,在易经里属于坎水。《本草纲目》里写它,“嫩时充菜,老则收子。此豆可菜、可果、可谷,备用最多,乃豆中之上品”。
此豆相当平和,不寒不热不燥不湿,夏秋季节,一般人都宜常吃。
关于豇豆,我有深刻的印象:某年干旱且炎热,夏日的所有蔬菜都无法生长。在炎热的阳光下,这豇豆也显得奄奄一息,象要枯死的样子,然而,一夜过来,在一点点露水的滋润下,在那快要枯死的藤的顶端,便会抽出新的嫩条来,且在上面结着新的豇豆-----所以,那个干旱的夏天,就只有豇豆可吃。
这说明豇豆能够吸收空气中的那丝丝的露水以供其成长,从同气相求的角度,说明豇豆自身的先天坎水的特性非常强,这也就意味着它补肾的功效很好。
《本草纲目》里记载:“昔卢廉夫教人补肾气,每日空心煮豇豆,入少盐食之,盖得此理。与诸疾无禁,但水肿忌补肾,不宜多食耳。”
这里的豇豆,不是做菜用的新鲜豇豆荚,而是豇豆成熟后收的种子豇豆仁了。豇豆仁煮熟,加少许盐,空腹食用,补肾。
豇豆生长时形如水扬起流下的样子,可以比喻为天上的雨水下来,水肿本就是人体的水液泛滥失控,所以,若有水肿,不宜豇豆,包括新鲜豇豆和成熟的豇豆种仁。
在许多地方,有把鲜嫩的豇豆腌制成酸豇豆的习俗。酸豇豆开胃,偶尔吃少许开胃口可以,但是绝对不可以多吃。酸豇豆引火气入肾,对肾脏有伤害,影响长个子,也容易导致小便淋沥、肾结石等问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