给大家一个建议,西医就是西医,中医就是中医,如果在疾病治疗过程中又出现了其他疾病,那么最好只取一边,不要混用。
一位友人的孩子出生时胖乎乎的,健康活泼,很招人喜爱。8个多月大时,孩子得了感冒,紧接着又开始发高烧、咳嗽,治疗一周后,高烧退了,但咳嗽却没有消除,进而又发展为哮喘,医生要求住院治疗。住院前夕,朋友先来问问我的看法。
既然孩子的病情已经严重到了需要住院治疗的地步,我能做的,也仅仅是详细询问病情,试图找到孩子的病因。
8个月大的孩子,没太多复杂的事情可问,我怀疑可能是之前孩子感冒发烧时医院的治疗方法有问题。朋友告诉我,医生一边使用抗生素和激素来退高烧,一边让孩子喝黄芪精,而且叮嘱说孩子烧退之后继续喝几支,说这样能够增加人体的免疫力。
系统学习过中医的人都知道,黄芪作为实表的良药,在病人患实证的感冒时是严禁使用的。在这个时候给孩子喝黄芪精,就是导致孩子以后哮喘的病根。
甘草芳香浓烈,与黄芪走同样的经络,而药店里甘草类的止咳制剂种类较多,我让朋友给孩子停用黄芪精,买甘草类止咳糖浆一盒服用。观察一天,假如孩子哮喘没有加重,那么就不需要住院;如果加重了,那就马上去医院,不能耽搁。
当天,我与孩子父母细细闲聊,告诉他们怎么用萝卜水治疗咳嗽,怎么用豆豉汤治疗感冒等等,把自己的育儿经验和医学常识一一与他们分享。
经过这样简单的处理后,孩子的病很快就痊愈了。两年之后的一天,我在路上偶遇这个孩子的父母,闲聊中得知,这两年来他们听从了我的建议,并采用了我的一些育儿方法,已成功处理了孩子常见的感冒、腹泻等小病小灾,再没有去过医院。
复杂的哮喘轻易间就能通过一些小方法化解掉,不知道你读到这段文字时有什么感觉?也许,你的感觉正是我写这篇文章真正想说的,西医就是西医,中医就是中医,治疗时最好只求一边,不要混用。